中山成人高考网logo

中山市专升本冲刺训练题库:《马克思主义原理》(一)(全国成人高考)

发布日期:2020-08-29 15:20:35      作者:中山成考网      浏览量:

一、 重点简答题和论述题预测

  1 . 试述人民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作用原理及其意义。

  (1)人民群众含义。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人。人民群众在量上是绝大多数人,在质上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人。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2)群众观点 。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对群众负责,一切向群众虚心学习。群众观点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群众路线: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上来,坚持下去。”关系: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基础和依据。群众路线是群众观点的运用和体现。地位: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也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

  (4)人民群众作用:

  A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5)意义:

  1) “三个代表”中最后一个: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利益是我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党风建设的核心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3) 社会主义本质,解放发展生产力,最终共同富裕。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2 . 试述客观规律性和意识能动性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含义:

  A: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的特征有:客观性、稳定性、重复性、强制性和普遍性。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规律,也不能创造规律,可以认识并利用规律。

  B: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性质、能力和作用。这种反作用有两种对立情形,即先进的意识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意识有阻碍作用。

  (2)关系:

  A:区别,规律性是第一性的,起决定性作用,而能动性是第二性的,起反作用。

  B:联系,尊重客观规律性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利用规律又以发挥意识能动性为条件。

  (3)意义

  A.将科学态度和革命热情结合起来。

  B.党的思想路线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思想路线的表述和核心,实事求是。

  C.深化“三大规律”的认识。

  D.“三个解放”:要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体制中解放出来; 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本本主义)的理解中解放出来;要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3 . 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含义。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要素、生产方式三大要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包括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A.社会存在的状况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

  B.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C.社会存在的阶级性,也决定了社会意识的阶级性。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具有不同步性。社会意识既有超前性,又有滞后性。

  B.社会意识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具有相互作用。

  E.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这是相对独立性最集中的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集中体现在:反作用性)

  (4)意义:

  A.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实践中正确处理好“两个文明”的关系。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手段,而精神文明则规定了物质文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并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支持。

  B.三个代表中二个代表:是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C.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两大方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D.党风建设:党的作风是指党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的总称。

  E.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4 . 试述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说明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当代环境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 。

  (1)含义: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空气、阳光、水分、土壤、石油、煤炭、天然气、森林、树木、动物、矿物等。结构层次: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2)作用: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生产建设的资源。地理环境通过影响生产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社会的发展。

  ①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其他社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与地理环境的优劣成正比。

  ②地理环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如平原适合于发展农业,沿江、沿湖、沿海地区适合于发展水产业。

  ③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

  ④地理环境还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景。

  ⑤地理环境能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还通过对军事、政治的影响,如影响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影响革命战争的发展等,制约社会的发展。

  (3)意义:

  ①加强环境保护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因此,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所有建设项目都要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草原建设,加快防沙治沙、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应该把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③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5 . 试述矛盾的普遍性 和 特殊性关系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1)含义。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同类事物具有共同属性。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事物及其侧面各有其特点。

  (2)关系

  1) 区别:普遍性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关系问题。

  2) 联系:个性包含共性,共性通过个性表现。

  3) 转化: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3)实践意义。

  这一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这一原理的运用和体现。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是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和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也具有中国特色。

  6 .试述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含义:生产力:指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它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的体现 。生产关系: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经济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

  (2)关系:

  A:区别 a) 生产力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自然属性,而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社会属性。b) 生产力是内容,是活跃的多变的因素,而生产关系是形式,比较稳定保守。

  B:联系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静态上看,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动态上看,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b)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具有反作用性。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时就会阻碍甚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A:这对矛盾运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

  B:这对矛盾运动过程是一个从适应到不适应再到适应的发展过程,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C:这对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4)联系实际:

  A:经济体制改革,所有制改革。

  B: 三个代表中的第一个代表,三个有利于中的第一个有利于;

  C: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任务(一个中心)。

  7 .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含义:内因是内部矛盾,变化的根据,是第一原因;外因是外部矛盾,变化的条件,是第二原因。

  (2)关系:区别: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外因起加速和延缓作用。联系:任何事物存在和发展同时包含了内因和外因。转化: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3)意义: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对外开放、争取外援的方针。

  8 . 试述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及其意义 。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大发现之一,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2)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唯物史观主张,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唯物史观主张,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真正动力)人民群众;唯物史观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3)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①在内容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局面。

  ②在对象上,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从而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不再将哲学视为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③在社会作用上,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公然申明自己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一改以往哲学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的状况,强调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

  9 . 试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量变是事物的不显著的渐进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质变也是飞跃。

  (2)关系:

  1)区别: 量变不显著,质变显著;量变渐进,质变突进;量变在度的范围内进行,质变超越了度的范围和界线。(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标准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越了度的范围和界线)

  2)联系: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份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3)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首先重视量变,注重量的积累,其次要抓住时机促使质变,同时要反对“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对实践的意义:“三步走”,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步骤分三步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对广东的要求); 先富和共富的关系。

  10 . 试述辩证的否定观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2)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3)意义。辩证的否定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形而上学否定观:外部否定、否定一切、肯定一切)。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外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待外国文化要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对外开放,争取外缓。

  11 . 试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2)作用

  A.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泉,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出新课题,积累新经验,提供新工具, 提高认识能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A.有利于确立实践的目标。

  B.有利于选择实践的手段和方法。

  C.有利于评价实践的结果。

  (4)意义:

  1)这一理论要求我们正确的对待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补充、完善、发展马克思主义。

  2) 要深化“三大规律”的认识。

  A: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

  B: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C:深化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3)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

  12 . 试述生产方式的历史 作用及其意义。

  (1)含义: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社会存在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内容

  1) 生产劳动是人类诞生和社会形成的基础。

  2)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前提。

  3) 生产方式也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

  4) 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

  5) 生产方式是社会形态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3)意义: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

  13 . 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及其意义。

  (1)含义:矛盾有两种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渗透、转化。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对立、排斥、否定等情形。

  (2)关系:

  1)区别:同一性是有条件的、是相对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是绝对的。

  2)联系:同一性包含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3)两者相结合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3)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稳定(同一性)和改革(斗争性)发展关系。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4 .简述革命和改革的关系。

  (1)区别: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改革是社会体制的变革,是社会形态的部分质变。革命是自下而上进行,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目的是巩固发展社会制度。革命往往采取暴力形式,改革一般采取非暴力形式。

  (2)联系:两者都是为了解放发展生产力,都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手段。

  (3)意义:我国目前的改革实质上也是一场革命,但是改革并不是过去的暴力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发展。因此,不能用革命方式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5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含义: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认识。

  2)特点:感性认识——具体性、直接性、形象性。理性认识——抽象性、间接性、概括性

  3)形式:感性认识——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4)地位: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第一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觉不仅是人类认识的起点,也是感性认识的起点。

  5)关系:两者在含义、形式、特点、地位都是相区别的;两者互相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一点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一点坚持了辩证法的观点。两者相互渗透,感性认识中有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包含了感性认识。

  6)意义: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反对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实践中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16 .简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

  (1)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对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研究某对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方面。

  (2)两点论和重点论是辩证统一的。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主次、有重点的,两点论中包含着重点论;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以承认非重点为前提的,是以两点论为基础的,重点论中也包含着两点论。

  (3)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统一。如果只强调重点,不顾及两点,重点也就不成其为重点。这种“重点论”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如果只强调两点,不去把握重点,甚至否认重点,就会把各种矛盾及矛盾双方平均看待。这种“两点论”就变成了形而上学的“均衡论”。“一点论”和“均衡论”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4)党的基本路线体现上述原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7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原理及其意义。

  1)含义:科学——关于知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的精神探索活动,也是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技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技能、技巧、方式、方法、工艺流程、操作规范以及机器、仪器、设备等工具体系。

  2)关系:

  异——A、科学是潜在、间接的生产力,而技术是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B、科学是一种观念形态,技术是一种实际操作和应用。

  C、科学发现,技术发明。

  同——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运用,两者互相渗透,共同发展。

  3)作用:

  A、科技不是独立的生产力要素,而是渗透到生产力各要素中发挥作用(渗透性作用);

  B、生产力三要素提高都依赖于科技;

  C、当代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有利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D、当代世界经济的增长发展,主要取决于科技的进步发展。

  4)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因为教育是科技的基础,而科技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以只有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大批人才,不断开发科学技术,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现代化。

  18 .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及其意义。

  (1)基本含义:社会进步是指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合乎规律的发展。基本标志:社会文明。社会文明表现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人的文明。内在根据: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2)社会进步的评价标准的最重要的、根本的标准:生产力的发展。

  A.生产力标准是客观的标准。它的客观性是指每一社会的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力量,即每一代人总是面临上一代人所遗留下来的生产力。人们尽管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地对生产力各要素加以改变,但却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

  B.生产力标准是科学的标准。因为生产力由物质要素构成,其发展水平可以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精确的测定。这同把某种观念或思想(如理性、正义)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完全不同的。

  C.生产力标准是的最终的标准。因为它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它对其他评价标准具有决定性意义,为社会其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

  (3)生产关系尺度。所有制是否适应促进生产力发展;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是否平等友好;产品分配是否公平合理;衡量社会进步的程度必须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联系起来。

  (4)价值尺度:社会进步还表现在精神生活领域,即社会制度、思想文化、道德水准、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

  (5)意义:这一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①社会进步是全面的、综合性的,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也是多方面的、综合的。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建设,增加社会财富,为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推动社会进步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把生产力发展作为评价和检验实际工作的得失、改革开放的成败、思想理论的是非的最高标准。

  ②坚持并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19 .质、量、度原理及其意义。

  (1)质——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即特定的质就是特定事物存在本身,某物的质不存在了,某物就不再存在而变为他物;属性是事物质的外部表现和表面特征。

  (2)量——事物存在发展的数量规定性。量和事物不可分割。量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的,即量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并不影响某物的存在。

  (3)度——事物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度有二个临界点;度是质和量的统一。

  (4)实践意义:实践中要对事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实践中要坚持适度原则。

  20 .简述文化的本质、功能及其意义。(文化和文明的关系及作用。)

  (1)含义: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界、社会和人自身的实践活动中的形成的一切成果。

  (2)划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

  (3)功能:调控、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 知识传承的功能;对人的教化功能。

  (4)意义:先进文化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

  21 .系统论的特征及其意义。

  (1)系统的含义:

  系统即联系,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特征——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

  (题目,整体的功能一般都大于构成整体各要素功能的总和。一招不慎,全盘皆输,说明局部对整体有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3)意义——

  实践中要统筹兼顾、通盘考虑、坚持整体性原则;实践中要优化结构、增强功能;实践中要以开放的心态进行交往。在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关系: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反之,局部的存在发展也离不开整体;整体局部的关系要求我们要反对地方主义、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

  22 .简述生产力的要素的构成及其实践意义。

  (1)含义:生产力指人们认识、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中获得生活资料的能力。

  (2)属性:属人性;社会性;客观性;历史性。

  (3)要素构成:

  A.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能动的因素,对生产力发展起决定作用。

  B.劳动资料——劳动者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工具手段,包括机器、设备、厂房、场所。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成份,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不同经济时代区分标准在于怎样生产,即用什么工具生产。

  C.劳动对象——是劳动工具所作用的物质材料。劳动对象:天然对象、人工对象。劳动对象制约着生产工具的使用,从而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是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统一。

  (4)意义: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也是社会发展最终动力。“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革新改造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开发并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23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必然性与本质和规律是同等程度的概念。偶然性则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向。偶然的东西可以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能那样出现。

  (2)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A.对立表现为:

  ①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根本矛盾决定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促进和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与偏差。

  ②趋势不同。必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B.统一表现为:

  ①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②偶然性体现必然性,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由于事物范围及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它们区分的界限是相对的。

  (3)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在于:

  ①掌握客观必然性是科学认识和实践的基础。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只有认识必然和利用必然才能获得自由。

  ②重视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所起的促进或延缓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善于分析各种偶然性,抓住机遇,把握机会,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去推动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③在科学研究和其他探索中,也要善于敏锐地识别“机遇”和注意利用“机遇”去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24 . 试述认识反复性原理及其意义。

  (1)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反复多次才能完成。因为:

  A、从主体上看,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人的经历、知识、能力、精神状态等主体因素的制约,所以会反复多次。

  B、从客观上看,客观事物的发展及其规律的暴露总有一个过程,所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一个反复过程。

  C、从手段上看,人的认识总要受到仪器、设备、工具、手段的制约,所以要有一个反复的认识过程。

  (3)意义:

  1)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一次完成论”和“终极真理论”,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深化“三大规律”认识。进行“四个创新”(理论、科技、制度、文化)。

  3)把握“四个如何”: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25 .人的价值的含义、形态、特征及其评价。

  (1)基本含义:价值是指客体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人的实践活动是一切价值产生的根源;人的价值是个人对他人和社会存在发展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的价值表明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2)人的价值与物的价值的本质区别

  (A)物作为价值客体时仅仅是客体,而人作为价值客体时同时还是主体。

  (B)物的价值的实现是被动的,而人的价值的实现是主动的。客观的事物虽然具有某些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但它本身并不能主动地满足人的需要,实现自身的价值。它的价值的实现要靠人的索取和利用。而人的价值的实现具有主动性。人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C)物的价值是既定的、有限的,而人的价值是未定的、无限的。物的状态是既成的,它的价值往往是既定的。它的价值是人赋予的,无法自己创造出新的价值。人则是具有巨大潜能和无穷创造性的。人的这种创造性能使自己产生新的更大的价值。

  (3)基本形态: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

  (4)评价标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义务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6 .简述自由和必然的关系。

  (1)含义:自由是指人的活动的一种状态,就是摆脱束缚,克服限制,获得解放。自由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它并不意味着为所欲为,随心所欲。人可以摆脱和克服某些条件的限制,但完全摆脱约束或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所谓必然是指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2)关系:两者是有区别的,自由指向主体存在和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必然指向客体的存在状况以及内在的因果制约性。两者是互相联系的,必然是实现自由的前提和基础,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以及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认识了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才能获得自由。

  (3)意义:理论上要反对宿命论和唯意志论;实践中要将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必须正确认识自由和必然的关系。自由以对必然性和规律的把握为前提和出发点;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不是摆脱必然性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是利用必然性达到自己的目的;自由是一个历史过程,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断由必然走向自由。

  27 .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实现途径。

  1)含义:意识的能动性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性质和能力,它有二种对立情形即先进意识有促进作用,落后的意识有阻碍作用。

  2)意识能动性表现:A 意识活动本身有目的性、计划性;B 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C 活动结果上的变革性、改造性;D 对人的生理活动的控制性、协调性。

  3)发挥意识能动性的途径:尊重客观规律性(拔苗助长);落实到实践中去,付之以行动;依靠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条件。

  28 . 简述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1)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它有两个属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相对真理是,在广度上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在过程上有待于进一步发展。绝对真理是具有客观性,具有接近性,即每一次认识离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更近了。

  (2)关系:

  1)互相区别:绝对真理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相对真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互相联系:任何真理同时包含了绝对性、相对性两种属性。

  3)相互转化:绝对真理由相对真理构成。

  (3)意义:

  1)理论上反对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可变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最终陷入唯心主义。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却否认真理的可变性,陷入形而上学。在实践中要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2)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3)三大规律。 三个创新。

  29 . 简述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 理 及其意义。

  (1)含义:新生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趋势和客观必然性,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旧事物质不符合必然性,不具有生命力和前途的事物。

  (2)区分:划分新、旧事物的唯一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必然性和规律性。

  (3)原因:新事物符合客观必然性。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更大优越性。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意义: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对待新生事物。我国的改革就是破旧立新的新生事物,所以我们要满腔热情的支持改革,积极参与并扶植改革,促进社会发展。

  30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对立(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哲学研究的是整体,而具体科学研究的是局部。②概括层次不同。哲学是普遍的,而具体科学是特殊的。

  2)统一(联系):①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②哲学对于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即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意义: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既要反对“取消论”,又要反对“代替论”。

  31 .简述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错误的反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正确的反映。

  (2)真理和谬误的区别:是二种根本对立的认识;

  (3)真理和谬误的联系:任何一个认识同时包含了真理和谬误两个成份;

  (4)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简述真理向谬误转化的条件?A 真理是具体的,适用于一定范围和界限的,若超越此范围就是谬误。B 真理是全面的,如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就是谬误。C 真理是一个过程,如果孤立、静止地对待它也会变成谬误。

  (5)意义:此原理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其次要坚信真理一定会战胜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