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电影赏析:《早春二月》
发布日期:2022-07-21 14:07:07 作者:中山成考网 浏览量:
【导语】《艺术概论》是广东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类专业考试科目,小编整理了一些艺术作品赏析,需要的同学可自取。
《早春二月》
中国彩色故事影片,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摄制,谢铁骊根据柔石小说《二月》改编并导演。
影片将镜头对准了知识分子在旧社会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这是这类题材影片的突出代表。对大革命前夕知识分子肖涧秋在寻找出路过程中的苦闷、忧愁、踯躅、彷徨和寻求真理不得而又不甘苟且偷生、随波逐流的心态与行为作了深切细腻的刻划。影片中肖涧秋出于人道主义,同情与资助贫穷的寡妇文嫂,这一行动不仅不能救文嫂,反而导致文嫂受诽谤、攻击,被迫投河自尽。肖涧秋最后只好无奈出走。
影片展现了旧社会、旧礼教的残酷无情和知识分子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无能为力,带有浓厚的散文诗韵味,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富有抒情诗色彩。孙道临所塑造的萧涧秋这一知识分子形象是影片成功的重要因素,是对“十七年”中国电影单薄划一人物画廊的一大丰富。
首先,题材上,打破了当时电影中“工农兵”占主角的格局。新中国电影创建时期,共生产了769部电影,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仅仅13部。《早春二月》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次,人物上,塑造了知识分子的“彷徨”典型。电影对知识分子的刻画入木三分,以萧涧秋为代表的人道主义,低首于悲天悯人;以钱、方先生为代表的精致主义,高扬着急功近利。人物刻画的重点不是苦闷,而是徘徊。再次,价值观上,碰触了个人主义的礁石。影片塑造的女教师陶岚,是“五四”后新青年的代表,也是新女性的化身,她在片中大胆告白“我就是只顾自己的个人主义”。在当时的电影语境中,这样响亮的女性宣言,无异于春雷和闪电。
它像一叶轻舟徜徉在江南水乡的宁静和隽美之中,无论是编、导和演,还是音、画和服,都体现了第三代导演对中国电影民族化美学风格的理解,抒情和叙事相融合,文学和电影相辉映,交织出一种“清奇之美”。
本文标签:中山成考艺术概论广东中山成人高考专升本《艺术概论》电影赏析:《早春二月》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sck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