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成考高起点复习资料语文--第十四篇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发布日期:2020-11-11 17:44:06 作者:中山成考网 浏览量:
第十四篇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谢冕
一、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时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等。5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以及诗歌理论批评。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1898: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谢冕还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主编。
二、背景介绍
本文原是一篇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有一位诗歌爱好者,苦于欣赏水平不够,有些诗读不懂,有些诗的含义琢磨不透,写信向作者求教:“需要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欣赏诗的素养?”作者热忱地写了这封回信,详尽地阐述了诗歌的欣赏活动。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根据诗歌的特点谈欣赏要求,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
三、理清文章思路
1: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鉴赏诗歌,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2: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3:分析一下本文的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指出,诗歌欣赏与诗歌创作是逆向的,“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读者的想像活动是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这种“再创造”,主要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作者举三个例子(《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步,作者针对诗歌的“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成精约的典型的诗歌形象”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把它“泡”开来,还原成繁复的生活现象——“再创造”有时是“泡”。作者以《老马》为例子说明。
第三步,作者针对诗歌含蓄、隐喻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不尽韵味——“再创造”有时是“找”。作者举“采菊东篱下”诗句以及《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三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步,作者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进”。读者必须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的主观世界融入诗的客观世界。作者以“问君能有几多愁”为例说明。
第五步,作者针对诗歌形象极简约极丰富的特点,指出欣赏者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猜”,去“补充和阐发”——“再创造”有时是“猜”。作者以《口供》为例子说明。
第六,作者针对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的特点,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补”,需要加以填补、连缀。作者举《夜雨寄北》这个例子说明了。
四、重点内容分析
1、文中以《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为例,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但三例的说明是层进式的。这三例分别和共同说明了什么?
明确:欣赏《我爱这土地》说明欣赏中的想像活动,围绕诗中形象(意象)展开;
欣赏《长干曲》说明诗中形象和情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展现;
欣赏《沙扬娜拉一首》说明在想像活动中,欣赏者可以将自己或联想到的其他人物“移人”,从而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三例说明欣赏诗歌的实质是对于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再体验,还说明这种再创造的特点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寄托自己的情思,希望产生感情上的共鸣。2、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泡”?提倡“泡”的原因是什么?“泡”有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泡”是在欣赏中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提倡“泡”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
“泡”的具体内容包括:(1)把握以少量字词包蕴着的丰富而深远的含义;(2)寻找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
(3)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3、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猜”?提倡“猜”的原因是什么?“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明确:“猜”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提倡“猜”是因为诗歌形象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精约,极概括,给读者留下极宽阔的猜想空间;还因为诗的语言跳跃性很大。
“猜”的具体内容包括:(1)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诗歌形象和诗人情思加以补充和阐发,如课文对闻一多《口供》的分析。
(2)对诗歌语言不连贯的地方(省略了许多关连,隐藏了许多阐发和判断的地方)加以填补。
五、写作特点
语言浅白,通俗易懂。文章所讲的道理,虽然有理论的高度,但由于语言通俗,说理就显得浅近易懂。
谢冕
一、作者简介
谢冕,1932年1月6日生,福建省福州市人。曾用笔名谢鱼梁。汉族,中共党员。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谢冕1948年开始文学创作,曾在《中央日报》、《星闽日报》、《福建时报》等报刊发表诗和散文等。50年代开始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以及诗歌理论批评。著有学术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著)、《1898: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等十余种,以及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等。谢冕还主编过许多大型丛书,如《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
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并兼任诗歌理论刊物《诗探索》主编。
二、背景介绍
本文原是一篇关于诗歌欣赏的通信。有一位诗歌爱好者,苦于欣赏水平不够,有些诗读不懂,有些诗的含义琢磨不透,写信向作者求教:“需要从哪些方面提高自己欣赏诗的素养?”作者热忱地写了这封回信,详尽地阐述了诗歌的欣赏活动。诗歌的欣赏活动是由诗歌特点决定的。作者根据诗歌的特点谈欣赏要求,举了许多例子详加阐释。
三、理清文章思路
1:本文阐述的问题是什么?
明确:鉴赏诗歌,是一种再创造,再创造的主要方式是想象活动,通过想象可以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再现诗人创造的诗歌形象。
2:用五个字来概括一下想象活动。
明确:泡,找,进,猜,补。
3:分析一下本文的思路。
明确:首先,作者指出,诗歌欣赏与诗歌创作是逆向的,“诗人通过想像创造出了诗的形象,读者通过想像正确地把握住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了诗人创造的形象”。读者的想像活动是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和再体验。这种“再创造”,主要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作者举三个例子(《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都说明了这一点。
第二步,作者针对诗歌的“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成精约的典型的诗歌形象”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把它“泡”开来,还原成繁复的生活现象——“再创造”有时是“泡”。作者以《老马》为例子说明。
第三步,作者针对诗歌含蓄、隐喻的特点,指出欣赏诗歌要善于寻找并最后判断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寻求诗句之外所包含的不尽韵味——“再创造”有时是“找”。作者举“采菊东篱下”诗句以及《祖国啊,祖国》《枫桥夜泊》三个例子说明了这一点。
第四步,作者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进”。读者必须走进诗人所创造的境界中去,把自己的主观世界融入诗的客观世界。作者以“问君能有几多愁”为例说明。
第五步,作者针对诗歌形象极简约极丰富的特点,指出欣赏者必须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去“猜”,去“补充和阐发”——“再创造”有时是“猜”。作者以《口供》为例子说明。
第六,作者针对诗的语言是不连贯的、断断续续,跳跃性很大的特点,指出“再创造”有时是“补”,需要加以填补、连缀。作者举《夜雨寄北》这个例子说明了。
四、重点内容分析
1、文中以《我爱这土地》、《长干曲》、《沙扬娜拉一首》为例,说明诗歌欣赏是一种创造活动,但三例的说明是层进式的。这三例分别和共同说明了什么?
明确:欣赏《我爱这土地》说明欣赏中的想像活动,围绕诗中形象(意象)展开;
欣赏《长干曲》说明诗中形象和情感通过读者自由的想像得到了展现;
欣赏《沙扬娜拉一首》说明在想像活动中,欣赏者可以将自己或联想到的其他人物“移人”,从而创造出生动的画面。
三例说明欣赏诗歌的实质是对于诗人想像活动的再经历、再体验,还说明这种再创造的特点是了解诗人的感情活动,寄托自己的情思,希望产生感情上的共鸣。2、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泡”?提倡“泡”的原因是什么?“泡”有哪些具体内容?
明确:“泡”是在欣赏中把诗人由繁复的生活现象加以高度精炼的东西,还原到它原先的状态中去。
提倡“泡”是因为诗歌的语言含蓄,即通过高度概括的语言,把众多的内容蕴蓄到最典型而又最精约的形象中。
“泡”的具体内容包括:(1)把握以少量字词包蕴着的丰富而深远的含义;(2)寻找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情思;
(3)寻求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3、什么是诗歌欣赏中的“猜”?提倡“猜”的原因是什么?“猜”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明确:“猜”是欣赏过程中对诗和诗人的综合性思考。
提倡“猜”是因为诗歌形象以一代十,以少胜多,极精约,极概括,给读者留下极宽阔的猜想空间;还因为诗的语言跳跃性很大。
“猜”的具体内容包括:(1)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对诗歌形象和诗人情思加以补充和阐发,如课文对闻一多《口供》的分析。
(2)对诗歌语言不连贯的地方(省略了许多关连,隐藏了许多阐发和判断的地方)加以填补。
五、写作特点
语言浅白,通俗易懂。文章所讲的道理,虽然有理论的高度,但由于语言通俗,说理就显得浅近易懂。
本文标签:中山成考语文中山成考高起点复习资料语文--第十四篇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zsckw.cn)